新加坡公司注册资本写多少合适?一次弄懂实缴与认缴差别
“资本额就像公司的名片——写得太小没人注意,写得太大自己先心虚;关键是让数字与商业计划匹配。”
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注册资本(Paid-up Capital)看似只是 BizFile+ 表单上的一个数字,却直接影响银行开户、政府招标、行业牌照乃至外籍高管签证(EP)。不少初创抱着“先写 1 新元,后面再说”的心态,结果开户被银行拖延、申请牌照补材料,平白多走弯路。到底注册资本写多少才合适?实缴与认缴又有什么区别?本文用四个问题、三个案例、一张流程图,带你在十分钟内读懂“资本额学问”。

一、先分清三个概念:Issued、Paid-up、Authorised
- Issued Capital(已发行股本)
- 公司注册时向股东“发出”多少股本。
- Paid-up Capital(实缴股本)
- 股东实际把钱或等值资产注入公司的部分。2006 年起,新加坡不再区分“授权资本”,公司可随时增发。
- Authorised Capital
- 已废止的旧概念,以前需先设上限再发行,如今“想增就增”,只需董事会决议 + ACRA 备案。
换句话说,Issued = Paid-up,除非股东承诺分期注资;认缴额度(Issued)写得再大,银行和政府看的仍是 Paid-up。
二、法律底线:1 新元也能开公司
- 《公司法》第 62 条:私人有限公司最低实缴 S$1 即可注册。
- ACRA 注册费 与注册资本大小无关,增资也不收额外印花。
看似“放飞自我”的宽松政策,为创业者省下了前期压力,却也把“决定写多少”这道题留给了你。
三、写多少才合适?三张“隐形考卷”决定答案
1. 银行 KYC:数字太小 = 高风险
- 汇丰 / 渣打:建议 ≥ S$1,000,否则需解释现金流来源。
- 星展 / 华侨:资本 < S$100 但流水预估 > S$1,000,000,合规官会要求 Session AAR(增强尽调)。
- 虚拟银行:门槛相对宽松,但也倾向 ≥S$100。
结论:若业务需要频繁跨境收付,至少写 S$1,000–5,000,可有效降低开户追加文件的概率。
2. 政府牌照 & 招标:行业门槛就是硬杠杠
行业 & 牌照 | 最低 Paid-up Capital | 备注 |
---|---|---|
就业中介(全面型) | S$60,000 | MOM 2024 通知 |
金融顾问公司 | S$150,000 | MAS 指引 FAA-G01 |
支付机构(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 | S$250,000 | PSA 2024 修订 |
建筑总承包(BCA Grade C1) | S$300,000 | 影响政府工程投标 |
若您计划申请上述牌照或参与政府项目,注册资本低于门槛意味着后期必然增资,与其两次备案,不如一次到位。
3. 外籍高管 EP / EntrePass:资本支撑商业计划
移民局(MOM)并未硬性规定 EP 需多少资本,但实际审核会综合薪资水平、职位与公司规模。若资本只有 1 新元,却申请 S$15,000 月薪的 EP,成功率会大打折扣。经验数据表明:
- Seed 阶段 SaaS:写 S$50,000,配合 3 人团队,EP 通过率 >90%。
- 传统贸易公司:S$100,000 起更显“交易能力”,银行与税局都更易接受。
四、能否先写小再增资?增资流程三步搞定
- 董事会决议——通过《增发股本决议案》。
- 股东付款——现金注入公司银行账户或以资产作价注资。
- ACRA 备案——登录 BizFile+ → “Return of Allotment of Shares”,即时生效,政府费 0 元。
流程只需 1–2 天,不涉额外印花。也就是说,先小后大可行,但记得预留开户与牌照时间窗口。
五、三个典型场景:写多少更合适?
- 跨境电商(亚马逊卖家)
- 首年流水预估 S$500k,团队 2 人 → 推荐 S$5,000 实缴,既能顺利开户,又不占用现金。
- FinTech 支付初创
- 目标两年拿 MPI 牌照 → 一次性写 S$300,000,避免后期融资到账再增资拖延牌照。
- 家族控股与资产配置
- 不对外融资、不申牌照 → 写 S$1–1,000 皆可;如后续转股或融资再增资。
六、FAQ:新手最常见的五个疑问
问题 | 精准回答 |
---|---|
实缴金必须一次打全吗? | 不必须,可分期;但 BizFile+ 备案后应在 30 日内到账。 |
用外币注资可以吗? | 可以,按注资日汇率折算 SGD 并出具董事声明。 |
增加注册资本要交税吗? | 不需交印花或企业所得税,但股东个人需留意 CRS 披露。 |
减资可行吗? | 可,通过《资本回退决议》+ 法院确认,流程 2–3 个月。 |
注册资本影响税率吗? | 不影响,企业所得税按利润计,资本多少与税率无关。 |
“1 新元”让创意落地零门槛,但资本额的高低最终是对外的信用背书——银行、政府、合作伙伴都会用它衡量你的业务规模与履约能力。写得过低,后期频繁补件、增资,拖慢节奏;写得过高,闲置资金占用又影响现金流。关键思路:预测两年内业务需求,一步规划、留有余地、随时增资。
鑫隆源国际凭借 10+ 年注册与财税实战,可在 48 小时内为您完成资本方案评估、增资备案与银行对接,让注册资本既能撑起商业目标,又不过度占用现金。
— 专业 · 高效 · 合规,为您的新加坡公司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