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为香港公司报税,老板一定要注意这6件事!
对于刚刚成立香港公司的企业来说,第一次报税往往是一个“看不见却不能忽略”的关键节点。很多老板前期忙着注册和开银行账户,反而忽略了首报的准备工作。结果等到税表一到手,才发现事情不简单。
别急,这篇文章就来告诉你:第一次为香港公司报税,哪些地方一定要注意?怎么做才能不踩坑?

一、首报周期不是12个月?其实可能更长!
很多人以为公司成立后一年才报税,但香港公司的第一次报税周期往往超过12个月,最长可达18个月!
举个例子:
- 如果您的公司是2023年5月成立,可以选择的首个财年结日包括:
- 2024年3月31日:则首报周期为11个月;
- 2024年12月31日:则首报周期为整整19个月(但最长不超过18个月,最终以税务局发表为准)。
📌 无论您选择哪一天为结账日,税务局通常会在公司成立后的第18个月左右发出首张报税表。公司在收到税表后,要在3个月内完成申报,否则可能会产生罚款。
所以,报税不是看着税表再准备,而是应该提前布局。
二、不要等税表来了才做账,时间可能不够用!
很多初创公司因为业务少、交易少,就忽略了日常记账。一些老板甚至想等税表到了再“临时补账”。但问题在于:
首次报税涵盖时间长、资料多,做账+审计往往需要1~2个月准备时间!
建议:
- 在首个财年结束后,就尽快联系会计师安排审计;
- 会计师会从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交易进行审查,有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 不要等税表到了才开始补账,那时候时间可能已经非常紧张,风险极高。
三、公司没业务,也不能“假装没看到”
不少老板会问:
“我公司没收入,是不是就不用报税?”
答案是:不是!
哪怕没有收入、甚至一笔交易都没有,公司仍然需要向税务局提交税表,只是申报方式不同而已。
正确做法有两种:
- 正常做账、审计,然后申报为零利润或亏损;
- 如果公司完全无业务、无账务记录,可以在年审阶段申请“不活动(Dormant)公司”状态,并报备税务局申请报税豁免。
⚠️ 注意:即便无业务,税表还是要填的。在税表中有一栏可勾选“本年度无营业活动”,勾选即可。但税表不能不交!
四、核对公司资料,别让小错误带来大麻烦
第一次报税时,税务局寄来的表格中会包含公司名称、税号、注册地址等关键信息。务必逐项核对,确认无误。
如果发现地址或公司资料有变动,一定要及时更新商报处和税务局的备案信息,以免税表投递失败或官方联系不到公司,影响后续合规。
另外,提交税表时还需要填写公司成立日期、年结日等基本信息,也要确保填写准确,避免影响系统记录。
五、合理利用首报的税务“红利”
首次报税虽然麻烦,但其实也存在一些“税务上的好处”可以利用:
- 如果公司首年亏损,亏损额可以结转至下一年度抵扣盈利;
- 如果公司首年盈利,由于报税周期可能超过12个月,虽收入总额大,但利得税税率不变(首200万为8.25%,超出为16.5%),不会按时间比例增加;
- 某些年度香港政府还会针对新成立公司提供利润税宽减政策(例如前N万减半征税等),应当及时了解当下政策,避免错过优惠申报。
📌 简单说:报税不只是交税,更是合理申报和节税的机会!
六、首次报税不熟?找专业会计师帮你把关更安心!
第一次报税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司体检+合规门槛”。因为不熟悉流程,很多新手老板会出现以下问题:
- 不知道税表怎么填;
- 不清楚是否需要附上审计报告;
- 担心申报内容被税局误解,引发查账;
- 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始准备做账……
建议:在首次财年结束后,就尽快请有经验的持牌会计师或专业代理协助您安排做账审计与报税。他们可以:
- 提前帮您规划年结日;
- 指导资料整理和交易分类;
- 审核申报表格,确保合规无误;
- 如果公司无营业,也可协助申请Dormant处理。
小结:首战打好,后面才能轻松
香港公司的第一次报税,看起来复杂,其实只要提前准备、按部就班、找对人帮忙,完全可以顺利搞定。
这不仅关乎公司是否合规,也关系到未来贷款开户、融资合作等环节的信誉记录。
📞 如果您对首次做账审计报税流程还有疑问,欢迎联系【鑫隆源国际】,我们提供香港公司从注册到报税的一站式服务,让您首战告捷、财税无忧!